
最近在微信生态圈流传着"公众号流量主之老物件日收益300+"的玩法,课程包含6个模块:1、流量主开通;2、如何暴力起号;3、寻找老物件、老照片;4、内容类型及优点;5、怎样制作原创文章;6、公众号的细节操作。
这个项目要过几道坎?
老照片老物件这些东西自带Buff,看大爷大妈们在家族群转发的频率就知道有多暴利。但是!流量主开通至少要500粉丝这个硬门槛,起号阶段注册7天养号期+原创内容产能,能熬过冷启动期的都是狠人。
关键指标 | 达标难度 |
---|---|
快速涨粉500 | ✭✭✭✭ |
日均更文能力 | ✭✭✭ |
版权风险规避 | ✭✭✭✭✭ |
实操预警⚡️
- 别被日入300+的案例骗了——那些晒收益图的八成是卖铲子的
- 起号三天凉一半,手头没15个备胎账号别碰这玩法
- 敏感素材处理不干净?恭喜等着吃违规通知吧
内容怎么破防?
天天搞什么80年代粮票、民国老报纸,读者早审美疲劳了。现在真正能打的玩法是地域+怀旧的组合拳,搞点「山东80年代澡堂子老照片」「成都春熙路30年对比」这种带坐标属性的选题。
教你个野路子:到孔夫子旧书网扒老旧杂志封面图,淘宝买几块钱的过期期刊电子版,这可比全网撞车的免费素材强多了。
给新手的生存指南
- 养号期每天坚持登录,但别急着发文(前三天发东西=找死)
- 文章用记事本去格式化,手机端二次编辑再发布(防原创监测)
- 下午5-7点卡着中老年刷手机时间推送
千万别搞什么自嗨式更新,盯着公众号后台的用户停留时长和完读率才是王道。有个邪门但有效的小技巧:每篇文章结尾埋个「你记得这是哪年的事吗?」的互动钩子,评论量能翻倍。
这玩法还能挺多久?
现在平台正在严打批量生产低质内容,上个月某矩阵号就因为使用未授权老照片被举报。建议想做长期的朋友,收集素材时最好标注「本文图片摘自网络,侵删」,模板里把这个声明置顶。
说实在的,微信公众号的流量主分成这两年越来越缩水,这波老物件内容变现的红利怕是撑不过半年。不过对于熟悉本地资源的朋友来说,转型做地方文化自媒体倒是个新出口。
高羽网创博客原创文章,作者:高羽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aoyuip.com/437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