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"2025年最大的笑话就是想着靠做项目挣钱,现在入局只能被割",最近在知识付费圈里疯传的这个观点真让人心头一震。那些天天追着热点项目跑的韭菜们怕是要被扎心了!主讲人现身说法,用自己从挖矿工变身卖铲人的经历,直指当下搞培训比实操更靠谱的财富密码。
市场饱和下的降维打击
视频号无人直播和头条爆文实操的案例太典型了!去年还火出天际的玩法,等到你我后知后觉进场,早就过了红利期。但那些嗅到商机最早做培训的,早就躺着收学费了。这现象和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异曲同工——永远都是第一批吃螃蟹的能搞到流量。
"做项目永无出头之日,专注卖培训才是核心"这个结论确实扎心,但看看某音上那些教你带货的导师,哪个不是靠卖课程年入千万?真正靠带货发财的素人十个里能找出一两个就不错了。
传统模式 | 新玩法 |
---|---|
追着项目跑 | 项目还没火就做配套 |
承担合规风险 | 赚确定性收益 |
私域流量是变现放大器
课程里说的私域打法在微信生态早就验证过了,从早年的微商到现在的小程序分销,本质都是把公域流量装进自家鱼塘。但要做培训导师,你的朋友圈得天天刷屏项目案例,这就考验内容输出能力和账号运营手法。
- 选对标:锁定目标用户聚集的垂类平台
- 做矩阵:不同平台分发差异化内容
- 挖痛点:焦虑制造+解决方案组合拳
小心这些潜在陷阱
虽然理论听着很赚,但实操要过三关:第一要防平台封号,现在各平台对诱导性内容打击力度加大;第二得扛住学员投诉,毕竟收钱不办事的太多;最要命的是项目迭代太快,可能刚做好课件风口就过了。
"专注知识付费就能躺赚"这话只说对了一半。看那些搞短视频培训的大V,哪个不是凌晨三点还在盯数据?私域流量池的维护可比公域获客还费劲,三天不互动粉丝就跑光了。
高羽网创博客原创文章,作者:高羽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aoyuip.com/45051.html